通辽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通辽市委书记冯玉臻发表署名文章以生态绿 [复制链接]

1#

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核心区域,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蒙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华北和东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坚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通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辽河公园一角(张启民摄)

倾力保护科尔沁草原,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科尔沁草原是通辽各族群众繁衍生息的摇篮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和建设好这片大草原”的殷切嘱托,从维护华北、东北地区生态安全大局出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让绿色成为科尔沁永恒的底色。“封禁保护”治草。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实施千万亩天然草原修复工程,禁垦、禁牧、封育,累计修复草原万亩,全市万亩基本草原全面落实禁牧制度,北部万亩山地草原形成生态“无人区”,全市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61%。以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护草原,实施千万亩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实行舍饲圈养、以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划定万亩草畜平衡区,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破坏。“建管结合”治沙。科尔沁沙地54%、万亩在通辽,全市近1/3的土地曾被沙地覆盖,流动沙丘一度多达万亩。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境内的大部分沙地得到初步治理。对剩余的“远沙大沙”,通辽依托欧投行贷款、三北防护林、蚂蚁森林等项目,实施千万亩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坚持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建设生态,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的违法行为。目前,全市有效治理沙地达多万亩,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良性逆转,取得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引节并用”治水。通辽是严重缺水地区,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80%以上。为破解水粮矛盾,通辽践行量水而行、以水定需,实施西辽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推进引绰济辽等引调水工程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年供水4亿立方米;实施千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统筹节水立法、农业水价改革、中水回用等举措,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节水10亿立方米以上,涵养科尔沁的丰美水草。

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天蓝水清地净是通辽最宝贵的生态资源,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生态农牧业”的指示要求,坚持绿色兴农、科技强农、品牌富农,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农牧业强市。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依托高效节水农业建设,集成推进浅埋滴灌、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同步实行减药、减肥、减膜、节水、增效等举措,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养殖,建成全国首例肉牛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全市“三品”用标企业达家、产品个,标准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今年规模化养殖将达到40%。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全市紧密型联结比例达62%,带动33万户农牧户进入产业链增收。突出抓好种子工程等科技强农举措,拥有全国最好的肉牛种质资源,肉牛良种化率达97%。实施绿色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行动,建设全域绿色安全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等品牌已全国知名,我们将让更多的农畜产品贴上“绿色科尔沁”标签。

通辽市博物馆(张启民摄)

推进绿色产业集群化,探索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通辽作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结合”重要要求,着力改变产业“四多四少”现状,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进主导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打造两个千亿级、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市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和年产玉米万吨的基础优势,构建玉米全株深度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了醇酸糖胶药等全产业链13大类多种产品,小品种氨基酸产能占全球的40%。建设中国草原肉牛之都,全市牛存栏达到万头,屠宰加工能力80万头,牛肉产量保持在20万吨左右,各项主要指标均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正在加快打造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改变过去“挖煤卖煤”的低端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劣质褐煤发电打造低电价优势,实现资源就地转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万吨原煤、万千瓦电力装机、万吨原铝、万吨铝加工能力,建成全国首例电解铝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工程,正加快打造千亿级绿色煤电铝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打造现代能源示范、蒙中医药、镍循环经济三个百亿级绿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市,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1%,完成超低排放机组.4万千瓦、节能改造机组.2万千瓦。提升“中国蒙医药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蒙医药产业向药食健同源、医康养一体化发展,蒙药产品达到种,道地药材种植基地突破50万亩,产品产量占全国50%以上。总投资亿元的镍循环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20万吨产能,正加快建设高端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2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通辽市委书记冯玉臻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小组会上发言

以生态绿色普惠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要求,牢牢守住发展底线、生态底线、民生底线,实现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探索生态富民新路,因地制宜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生态扶贫上,从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0名,重点支持贫困嘎查村发展林果为主的庭院经济。同时,以养牛为主的生态农牧业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08%,6个贫困旗县全部退出摘帽。在生态产业上,果树经济林建设41万亩,林木花卉育苗面积5万亩,以“生态美”带动“百姓富”。打好生态旅游品牌。通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我们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进生态与文旅产业融合,重点保护建设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沙漠公园。全市年旅游接待人数近千万人次,科尔沁公里风景大道以独特的人文内涵和自然景观魅力,被评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十大自驾路线”,通辽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和中国特色草原体验旅游目的地等称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坚持复绿返青、守绿固本、增绿提质并举,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提升城乡宜居水平。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81%,新能源公交车替代率达90%,空气优良天数占比89.8%。深入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以绿色生态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来源

人民周刊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