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给你揉揉腿,揉一揉、捏一捏,长大会跑又会跳,阿姨给你推推背,宝宝干啥都不累……”母婴护理竞赛项目13号参赛选手正在为宝宝做抚触操。11月4日-5日,通辽市举办第三届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竞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设有蒙古族服饰制作、刺绣、手工编织、装配钳工、CAD机械设计、电子商务师、健康和社会照护、母婴护理、烹任(中餐)、蒙古馅饼制作10个竞赛项目,共有名选手参赛。通辽市第三届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包乌兰摄“职业技能竞赛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展示新时代技能人才风采、能工巧匠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展示技能的重要平台,是我市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均衡发展、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工作中引领带动作用的务实举措。”通辽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志表示。据了解,通辽市第三届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充分展示了通辽市各行业职业技能从业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专业技术水平,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竞赛引领示范作用,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有力推动全社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此外,进一步引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以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和北疆工匠为榜样,积极投身推动通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电子商务师竞赛现场。包乌兰摄职业技能竞赛是劳动者的练兵场,也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通辽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贺喜介绍,通辽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已连续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加大实用性人才培养力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和人才储备。刺绣竞赛现场。包乌兰摄近年来,通辽市人社局持续推进“技能内蒙古”行动,全市已建成技工院校职业院校11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7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4家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4家,技能人才总量达27万余人,高技能人才达5.9万余人。下一步,通辽市人社局将持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技能竞赛,让技能人才“赛出圈”、让“能工”变“强匠”。同时,积极促进竞赛成果转化,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升,为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包乌兰)来源:通辽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