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通辽扎实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见成效 [复制链接]

1#

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年开始,我市坚持把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分类施策,突出抓好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坚持统筹谋划、明确目标定位。先后制定厕所革命、村庄清洁、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专项推进方案。科学村庄分类,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全市个行政嘎查村进行分类,共划分城郊融合类个、集聚提升类个、特色保护类个、搬迁撤并类42个、其他类个。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行政村、自然村等不同类型区、不同嘎查村的实际,推动改厕、垃圾污水治理、村屯绿化美化等工程一体谋划、相互衔接、有序建设,实现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坚持整村推进,重点围绕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十百千示范行动村、城关镇周边村、高效节水示范区和公路沿线,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重点整治工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成效。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寒则寒,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探索推广室内水冲式户厕为主,室外新建改造卫生旱厕、水旱两用户厕为辅的改厕模式。全市无害化卫生厕所占比72.3%。其中室内水冲式户厕占比达41%以上。全力推进“牛出院、树进院”,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通过嘎查村“两委”班子领办合作社等方式,推广村外建舍、集中养殖、人畜分离的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小、散、脏”的传统养殖方式,实现家家有牛养、户户不见牛。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深入推进庭院整治,合理划分庭院功能区,充分挖掘庭院增收潜力,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果蔬园艺、家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经营网点、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庭院增绿、群众增收。

聚焦重点环节,创新工作举措。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探索采取“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模式,通过党员带头亮身份、践承诺、争先锋,并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中,形成了“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严把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产品备案、质量抽检制度,全面建立部门指导、乡镇实施、第三方监理、村民代表监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加快工程进度,以嘎查村为单位,详细制定工程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清单式、台账化管理,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加大宣传引导,制播“抓好厕所革命、笑迎孩子回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们一起行动”等公益宣传片30期,累计发放宣传单6.7万份。同时,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