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内蒙古首批评选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
TUhjnbcbe - 2024/12/20 22:55:00
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刘铁志男,蒙古族,年09月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共党员。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过《植物学》、《普通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为中国菌物学会永久会员、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菌物研究所所长,三级教授。对内蒙古菌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采集和调查,尤其在白粉菌、黑粉菌和锈菌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水平,完成了内蒙古白粉菌、锈菌和黑粉菌编目,出版了《内蒙古白粉菌志》,本志及相关30多篇论文被世界性专著引用和引证。创建了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该标本室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菌物标本数量和种类最丰富的标本室,标本储量位列全国菌物标本馆(室)前十名。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项。在植物区系生态学领域,先后出版了《赤峰维管植物检索表》、《内蒙古维管植物图鉴》、《鄂尔多斯高原野生维管植物图鉴》等学术专著。先后获得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赤峰市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赤峰市新世纪十百千学术技术带头人(一层次)”称号;研究项目“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获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杨淑环女,汉族,年9月出生,内蒙古通辽市人,农工党,通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先医院业务院长和血液科主任、医院院长等职;年4月创建了通医院。年,正在她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为了家乡血液病的发展,毅然回到家乡创办了通医院。经过十多年的拼搏,逐渐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以治疗血液病、风湿免疫病、变态反应病为特色的非营利医院。为有效提高医疗诊治水平,近年来,医院不断充实硬件,先后引进了PET-CT、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过敏原检测仪等数十套高新设备。年7月,与中国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唯一一医院,中国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专家长期坐诊,进一步提升了通辽,乃至内蒙古地区血液肿瘤的诊治能力。年获得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奉献奖,~连续两年被全国扶贫活动日通辽市组委会授予“社会扶贫工作模范爱心人士”称号,年由通辽市科协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医院,于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科技服务协会评为“医院”,年被通辽市新农村建设小组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杨淑环于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辽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年被第56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斯里兰卡)授予“世界传统医学杰出名医奖”、“世界传统医学企业(家)创新奖”。年被科尔沁区评选为“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年获得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

陈怀森男,汉族,年9月10日出生,陕西府谷人,农工党党员。创建发展了巴彦淖尔市富川畜牧兽医实用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富川饲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羔端羊食品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富川肉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巴彦淖尔市富川商贸有限公司六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荣获国家优秀科技特派员、自治区十佳法人科技特派员、巴彦淖尔市劳动模范、巴彦淖尔市科技创新优秀人才、草原英才、河套英才等多项荣誉称号。组建了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推广技术服务团队、星火计划执行团队、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施团队、博士工作站等。年以来,星创天地创业集群平台共引进新品种3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6个,完成30万户技术推广任务;培养硕士6人,培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48人;年项目总收入1.4亿元,带动农牧民增收万元,农牧民人均增收元。在饲料生产技术改造过程中,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企业荣获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贡献奖、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星火计划证书、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优秀项目、自治区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十二五”内蒙古农牧产业优秀龙头企业、内蒙古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接实效突出企业、内蒙古农畜产品领先品牌、自治区五星级诚信单位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巴彦淖尔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巴彦淖尔市市长质量奖、巴彦淖尔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荣获“国家十一五星火计划项目优秀执行团队”、“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业人才团队”等荣誉称号。

智建国男,汉族,年3月出生,内蒙古丰镇市人,中共党员,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室、包钢首席技术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SC8)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冶金物化分会、炉外精炼学术专业、钢质量与非金属夹杂物控制专业委员会、冶金情报信息专业等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网评专家。内科大、北科大、内蒙古工业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连铸》和《中国冶金》编委。承担国家、省部级、包头市及包钢公司重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科技成果国家级1项,省部级8项,包头市及包钢若干项,发表论文60多篇,专利近30项,个人荣誉多项。负责、参与的课题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在若干亿以上。在炼钢连铸及重轨产品研发、特色资源稀土在钢中应用方面,成绩斐然,尤其是高速铁路钢轨生产技术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方面贡献突出,在国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优化转炉冶炼工艺研究》获得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一等奖,《重轨钢高洁净度高效化生产技术研究》获国内冶金科学部级奖。获得包钢优秀科技人员称号多次、包头市新世纪专家称号,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科技创新奖,被评选为自治区草原英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得包头市鹿城英才称号,领军人才。

刘晓玲女,汉族,年1月出生,山西省人,民盟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科研处副处长,教研室主任,自治区知名专家,草原英才及草原英才创新团队负责人。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工作28年,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擅长本学科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近5年内主刀完成耳鼻咽喉各类手术约余例,完成总门诊量约2多人次,主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50多例。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专业学会及协会的各项工作,作为耳鼻咽喉专业几个学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积极为学会的工作献策献力。为了凝聚全区医学领域博士的学术力量,充分发挥我区医学博士的专业特长,年负责医院协会医学博士管理分会,旨在以全区医学博士团队为主体,为我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最前沿的医疗技术服务。先后获得内蒙古医学会科技进步奖,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发项目:维生素D3辅助治疗对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嗜酸性粒细胞和IL-4水平的影响,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干预鼻部疾病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血清IL-4、TNF-a、IL-27和IFN-r水平以及临床转归的影响,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万):内蒙古地区气传致敏花粉与过敏性鼻炎患病的相关性研究。

苏秀兰女,汉族,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副导师,年被聘为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率领科研团队从事抗肿瘤生物活性肽的筛选及机制研究27年,主持“抗癌生物活性肽”课题的研究先后五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独立培养了8名博士研究生,70名硕士研究生。带领团队先后获批自治区肿瘤创新团队,自治区肿瘤转化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并与自治区两家企业建立了合作。“抗癌生物活性肽”是一种生物制剂,在功能食品与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抗癌制剂研究与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显著提高了自治区动物脏器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年抗癌生物活性肽研究课题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及年度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种抗癌生物活性肽制剂的制备方法获粤、港发明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抗癌活性肽的研究工作连续五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并获得自治区科技厅的基金支持。年在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支持下,开始了向应用转化的工作,期望来源于动物脏器的生物活性肽在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及抗肿瘤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做出贡献,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专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首批评选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