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的智慧
“归零”的智慧
Time 14:10:02 情感驿站 百态
今天早上6点47分,温州市瓯海区景山公园动物园东门桥上发生一起枪击案件,现场有一名男子伤势严重,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枪击者也自杀死亡。警方介绍,双方是鹿城区人,也是在鹿城区办鞋厂的合伙人,因经济矛盾发生纠纷,经协商解决不了最终导致用极端方式解决。
看了这则,我有感而发。
合伙人反目成仇的事件,比比皆是。关于本案,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如果这两个人素不相识,那么这两个人互相伤害的几率几乎为零;就算这两个人认识,但如果只是一般的熟人,互相伤害的概率,也微乎其微;不幸的是,这两个人关系密切到合伙办厂,发生了利益上的关联,由于涉及到利益纠纷,以至于反目成仇,弄得两败俱死。
——换句话说,这两个人,还不如互相不认识,这至少不会导致今日的死亡。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熟悉,不如陌生。
这是好事变成坏事的又一例证。当然,好事之所以变成坏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些人过于执着于金钱、权力这些身外之物了,导致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影响、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即所谓的“心为物役”。
面对大大小小的利益纠纷,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和情感纠结,很多人早就有应对之策,按照我的总结,这属于“归零”的智慧:人际关系归零,金钱归零,情感归零。通过归零,一个人得以获得内心的平衡,这是一种可取的息事宁人的态度,退一步海阔天高。
比如,和熟人、朋友闹矛盾,甘愿吃亏的一方会说,“就当我们原来不认识”。
做生意血本无归,豁达的人想,“就当我这些年的钱都白赚了”。
父母生气,骂小孩,也习惯于使用这种句式,“就当我没有生过你”。
情侣分手,“就算我们原本就不认识”;或者,“做回普通朋友吧”。
如果本案的两个人,也能采取“归零”的智慧,豁达地看待彼此的纠纷,“就当我没有认识你这个人”“就当我这些年的钱都白赚了”“就当我没有办过鞋厂”,从而摆脱利益对于自己命运的影响和主导,那么至少就不会发生枪杀事件。
毕竟,死亡,是最愚蠢的归零,连生命都陪进去了,这样的归零,虽说有意气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归零归得如此彻底,算是人生最彻底的失败了。死人,无论如何比不上活人,对吧?
在生活中,我经常这么反省自己,我调整心态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小外事、外物、外人对我的影响、制约和绑架。比如,我请别人帮忙办事,如果别人没有办成,我不会生气,也不会对那个人产生不良的看法,原因很简单,我采取的也是“归零”办法,“就当我没有请你办这件事好了”,是啊,我不能让一件事来影响双方的关系,特别是影响自己的心情,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不就等于受制于一件事了吗?为了一件事,导致自己心情不好,和别人的关系闹僵,这合算吗?
——当然不合算。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