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构建“合成化社区警务”,打造社区警务中心。为实现服务便利化、防控效益最大化,分局以“社区警务中心”为平台,“派出所社区民警主导、各警种协调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警务运行模式,统筹整合治安、消防、交管、禁*等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联动开展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治安防范、矛盾纠纷调处、户籍和车管等业务,打造社区警务中心,创新构建“合成化社区警务”。
二、完善和健全工作制度,实现社区警务规范化。以社区民警五项基本职责为宗旨,一是创新出台《康巴什分局“合成化社区警务”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完善《加强派出所基础工作二十项任务实施方案》等6项制度规范,并建立*委每月定期研究派出所工作和*委成员定点联系每周蹲点半天工作制度,以健全的制度措施将社区警务工作抓实、抓到位。二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在目标设定、考核中更加注重基础工作比重,群众评议、安全防范等占总体绩效考核的70%,并将实绩考评结果与民警任用、奖惩挂钩。
三、积极推动警力下沉,打造社区民警专职化。一是60名社区民警以严格落实“治安组织员”的职责为己任,实行“错时、弹性”工作制,动员和组织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等组成联防队,在居民小区、重点部位等分时段、分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巡逻守候。二是在校园和关系民生的水、电、热等重点单位形成由社区民警抓指导、单位抓落实、具体负责人贯彻执行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三是依托街道办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按照暂住流动人口:1的比例,统筹70名社区干部履行流动人口协管员职责。
四、强化基础信息采集,提升信息化。对以派出所为主的基础信息数据采集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和落实,确保基础信息数据采集严谨、有序、高效开展。目前,新采集信息条,维护、注销各类信息条,信息采集录入率、准确率、核查率、垃圾数据清理率均为%。近年来,通过基础信息提供破案线索3条、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
五、多措并举,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社会化。一是构建社会防控联动机制,整合名保安、名治安联防队员组成治安防范辅助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二是将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排查化解和整治预警作为考核社区民警的两项硬指标。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利用楼道长、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熟悉社区情况的优势,吸收信息联络员人,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建立社区基础信息台账。
六、严纪律抓培训,提升社区民警能力素质。不断完善和细化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职责任务、目标要求量化、细化到每位社区民警,并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培训,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中得到强化、在竞技中得到提升,实现了业务工作与服务群众“一口清”。在新区人大的问卷调查和上级机关行风*风测评及回访中显示,群众对社区警务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出品:内蒙古公安厅办公室、内蒙古公安厅*治部宣传处
维护: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办公室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