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凌浩
内蒙古通辽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工作科科长
年起,于凌浩从市委宣传部综合科调到了未成年人工作科,一干就是六七年。提到通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这个敦厚的内蒙古汉子,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通辽市是一个经济并不非常发达的地级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相对其他城市来说是有些困难和不足的,但是我们这些年在市委、市*府的领导、重视下,在全市社会各界支持、努力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于凌浩说。
内蒙古通辽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工作科科长于凌浩接受中国文明网记者采访。中国文明网王楠摄通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六个有”“有组织、有配合、有队伍、有阵地、有亮点、有创新”,这是于凌浩在接受采访之前,认真考虑总结而来的关于通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六个有”。多方联动协调统一——有组织有配合。在于凌浩看来,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市委市*府的重视,离不开各部门、各文明委成员单位,以及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支持。“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工作要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每一年都是市文明委工作部署的重中之重。”通辽文明办在落实各级要求的过程中,创新方法、有效组织,建立了完备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级教育网络。于凌浩向记者讲述一件让他感动的小事。来源:中国文明网专职兼职校内校外——有队伍有阵地。“队伍和阵地当然以前也有,但是这些年的变化非常大”,通辽在原有教育部门、学校的基础上,将社会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于凌浩介绍:“比如有一些大的企业,有参与的意愿,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把他们按照规范纳入进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大丰富了我们通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和队伍。”发掘典型做强特色——有亮点有创新。在通辽扎鲁特旗蒙古族实验小学有一支“小小乌兰牧骑”,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就会走进牧区,来到社区,为广大农牧民送欢乐送文明。四年级的海日同学,是“小小乌兰牧骑”的骨干,今年,这位品学兼优的蒙古族小姑娘被评为了全国的“新时代好少年”。“以前的话,即使有这样好的孩子,我们也可能发现不了。”于凌浩说,“正是因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有了好的基础,有了完备的选树机制,才能让好少年脱颖而出,为全市少年儿童树立可学可做的身边榜样。”内蒙古通辽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工作科科长于凌浩接受中国文明网记者采访。中国文明网王楠摄
“另外,通辽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方面创新组织形式,采取引入社会机构辅助等办法扩大师资队伍,实现了所有中小学校都建有心理健康辅导的站(所),覆盖服务全市30余万青少年。”于凌浩介绍。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三个法宝于凌浩认为,做好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领导因素”,于凌浩说:“工作要得到各个部门的配合,首先就是要领导的重视和文明办的强力推进相结合。第二是社会因素,发动了全社会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好的局面。”“最后一点是环境因素。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唤起全社会的参与热情。”访谈即将结束之时,谈起此次获得先进工作者荣誉的感受,于凌浩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我只是一个代表,代表通辽市参加这次表彰大会,感谢*中央和自治区对我们通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认可,我们将不忘初心,扎实推进工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记者:王小宁
视频拍摄/剪辑:林和
来源:中国文明网
审核:邓植尹
责编:邓纯雪王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