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曾忘记,
也从不曾放弃。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杨淑环,
这句话也许最恰如其分。
杨淑环院长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杨淑环,医院院长、通辽市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通辽市免疫病研究所所长、通辽市博爱老年公寓院长。
昨日上午10时许,见到杨淑环时她正在办公室内忙碌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着很多病人。今年51岁的她,已经面对这样的场景走过了十年。年,医院响应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策而成立,这是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决定,意味着她需要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而回到家乡,同时也意味着她对家乡人民医疗贡献的开始。
杨淑环说,十年间她诊治的血液病病人和风湿免疫病病人已经达到两万多例,其中白血病治愈率达30%,白血病三年缓解率占80%,五年以上占5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没有一例死亡;红斑狼疮急重症抢救成功率达到%;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的用西药效果高出20%,特别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中药比西药的效果要好。
采访进行中,杨淑环突然接到了一位天津患者打来的电话。这位患者也是经过其他患者介绍联系到她的,电话中一遍一遍询问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杨淑环就一次一次地耐心给予解释和建议。挂断电话,杨淑环说,她计划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多地的患者打来的电话。杨淑环这样形容她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除了医患关系以外,患者比她的亲人都重要。病人信任她这比什么都重要。“病人让我们来挽救生命,我们就应该想怎么给病人治好病,这是我们的责任!”
杨院长与患者在一起
建院十年,爱的故事数不清
医院建院十年的故事,杨淑环办公室内挂着的一副字也许是最好的说明:博爱、合作、诚信、奉献。
建院十年,她实实在在地用良心救人的生命,给人治病。在这过程之中杨淑环体会到了很多辛苦与心酸,同时也感觉到欣慰与自豪。她说,办院之初四年的时间里,医院,白天、医院,半夜还要去查房。到目前为止,所有住院的病人没有因为诊断失误或责任心不到位而过早离世、多花很多费用。
一位血液病人要输血小板,医生向血站提交申请。结果病人想用鲜血,于是医生又向血站申请但忘了撤回之前的申请单。随后,血站发过来两份血,却无法将其中一份退回。在征得病人同意后,杨淑环把两份血都输给了病人,只收了一份的钱。她却只扣了这名医生元,医院承担了元。出问题了,不要瞒着,主动道歉认错,积极补救,病人会理解。这是杨淑环一直坚持的做法。
建院十年,医院医生的工资不跟处方、药品挂钩。他们表彰优秀医生的标准是他治愈了多少位病患,给医院带来多少“回头客”。
建院十年,医院不知“搭”了多少钱,救了多少没有钱、到外地就医比较困难的重症疑难病患。杨淑环没有因为病人没钱就不给抢救的,很多患者治疗期间交不上钱,她都不曾放弃。患者出院了,有90%以上的人都会交上住院治疗费用,也有个别人交不上。杨淑环说,交不上她也就不要了。建院十年,她没有因为钱的问题而不去抢救患者导致患者死掉。有很多患者因为交不上钱而给她打下了欠条,有能够兑现承诺把钱凑足了再送来的,也有从此以后杳无音信的。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杨淑环不在意,她觉得只要无愧于自己的救人之心就好。
建院十年,医院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赔偿事故。在医院曾住过一位老人,她先后找过两任老伴,后来都去世了,她仅有的田地也给了后来的继子。到了晚年,老人患上了白血病却无钱治疗。杨淑环可怜她,分文不收给她治病,这一住就是八年。后来老人病重去世,家属也联系不上,杨淑环只好联系民*局、派出所,打算将老人拉往殡仪馆。可是没想到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伙人,其中一个男人自称是老人的儿子,要找杨淑环讨说法。杨淑环说“你讨说法可以,先把你母亲欠的20多万元住院费交上再说”,那人一听,灰溜溜地走了。
强强联合,更好服务家乡人民
据杨淑环介绍,医院从去年开始与中国医学医院(研究所)医院,医院从美国回来的知名专家每月都来到医院查房、会诊,大大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专家们对全市医生进行了培训,年培训人数达人次。与此同时,医院医院血液医院,该医院专家也会定期来医院查房、会诊。
强强联合,杨淑环希望通辽地区的血液病病人在家乡得到了最先进的诊断和最好的治疗方案。下一步,医院(研究所)将从本月开始安排重点专家来医院坐诊三个月,医院诊治水平,同时也更加方便了病人。
8日、9日两天将为环卫女工和出租车女司机免费体检
杨淑环说,她是开鲁人,能为家乡做点儿贡献是她最大的心愿,她在努力把这项工作完成,给家乡父老一个交代。
三八妇女节到了,杨淑环想做点儿事——为环卫女工和出租车女司机免费体检。杨淑环说,希望能够通过本报及时告知环卫女工和出租车女司机体检事宜,8日为环卫女工体检、9日为出租车女司机体检,体检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心电图、甲状腺彩超、乳腺彩超、腹腔彩超,其中腹腔彩超包括肝、胆、脾、双肾、子宫、附件彩超。
记者 胡宇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