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3.8%,人均GDP年均增长3.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基础。
“十三五”时期,通辽市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市场潜能不断释放。—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1%,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0%,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0.4%,比上年提升9.2个百分点。通辽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年均增长8.6%;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比年增加了元。通辽市致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农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从市发改委还了解到,“十三五”时期,通辽市坚持提质增效,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通辽市现代产业逐步形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2.3∶30.8∶46.9,强化要素支持打造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绿色煤电铝产业集群、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代能源示范产业集群以及蒙中医药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十三五”时期,通辽市创新发展动力增强,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引领转型,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点实施千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千万亩草原修复、千万亩天然草原现代畜牧业示范、千万亩科尔沁沙地治理四大生态修复保护工程。通辽市积极推动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共享发展普惠民生。就业创业工作有序推进,城镇累计新增就业8.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六统一”,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十四五”时期,通辽市将继续构建品质提升、服务提效、人才提级、创新提能、生态提质的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加快打造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绿色煤电铝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现代能源示范、镍循环经济、蒙中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力争绿色农畜产品生产、现代能源“两个基地”和生态治理、社会治理“两个治理”走在全区前列。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