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养犬人越来越多,不文明养犬行为也层出不穷。经常有市民反映,在公园、广场、小区等公共场所,时常看到遛狗不拴绳、宠物犬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对城市环境的美化管理、社区邻里的和谐关系、流行疾病的控制传播、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等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年3月1日,《通辽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施行。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携带宠物犬外出应当束牵引绳(链),携带宠物犬粪便清理工具,即时清除宠物犬粪便。禁止携带宠物犬进入办公场所、教育场所、医疗场所、商业经营场所、文物保护场所、宗教场所和候车(机)场所等区域。早六点至晚八点,禁止携带宠物犬进入广场、公园等人员密集的开放式公共场所。
然而,经过记者走访及市民反映发现,与上述规定背道而驰的现象依然存在。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在小区里时不时会遇到有狗跑过或者追逐打闹的情况,每次和孩子走都会下意识让开,或者把孩子抱起,怕狗不小心伤到孩子。“就怕万一伤到孩子,特别是那种没有拴绳的大型犬,还是有点吓人。”
市民张先生则表示,生活中遇到的养犬人虽然大部分都会栓绳遛狗,但是不在规定时间、场所内遛狗,任由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现象依然得不到解决,说到底还是养犬人不自觉,文明养犬意识不高。“希望各位养犬人能够随身携带纸巾、铲子等工具,及时清理狗便,只是一个弯腰、几分钟的事,却会给其他人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为维护市容环境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规范主城区文明养犬管理工作,科尔沁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始终将文明养犬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开展,组建成立主城区文明养犬监察执法中队,加强宣传、巡查、管控力度,对不文明养犬行为依法严格查处,对各类不规范饲养的犬只依法进行强制收容管理,严管重罚。年,查处携带宠物犬只不规范牵引绳(链)行为起,查处宠物犬只随地便溺行为55起,查处未按规定时间携带宠物犬只进入公园广场起,捕抓流浪狗12只、宠物犬4只,签写文明养犬承诺书4个,有效震慑了不文明养犬行为。
对此,大多数市民表示支持和认可,希望相关部门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能够经常性开展,也希望广大养犬人士能够提升文明、规范养犬意识,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
如何文明养犬?希望大家这样做:
1、不饲养大型犬、烈性犬。犬只外出时,要使用犬链绳牵领,主动避让行人和车辆,避免犬只接近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
2、不放任犬只践踏生活小区、公共绿地、草地花圃。外出遛犬时随身备好小铲子和塑料袋,及时清理犬的粪便。
3、要防止犬吠影响他人休息,居民休息时段,自觉为爱犬戴上嘴套。禁止携带犬只进入办公场所、教育场所、医疗场所、商业经营场所、文物保护场所、宗教场所和候车(机)场所等公共区域,不带犬只乘坐公共交通车辆。
4、严格按照犬只防疫规定,及时到防疫部门进行免疫检查,注射疫苗,领取免疫证牌。病犬就医期间不得随意外出遛狗,以免互相传染。如发生犬只不慎咬伤他人时,积极对伤者实施救治,采取免疫措施,并对犬只进行检查。必要时,交由主管部门依法处置。
5、市民在养犬前,对是否适合养犬做好评估调查。如遇周边邻居强烈反对时,要自觉放弃,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对待因犬引发的纠纷,主动承担责任,平和、友好地协商解决相关事宜,化解矛盾。
6、市民养犬应自觉遵守《通辽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关于加强通辽市城区宠物犬管理的通告》《通辽市城区养犬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否则将按规定进行处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