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村都莫名的激动高兴,因为我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这里还有父母,还有熟悉的亲人。……
但是激动之时却有一种惆怅,村里基本上没有年轻人了,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了,三十年过去了,他的样貌与记忆中的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比小时候缺少了生机,多了些许荒凉……做为80后的我,从上高中起就很少在村里呆了,现在工作了,每年回去的次数多了却呆的时间更短了,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多呆几天过年的时候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从各地赶回村里,陪父母过年,村里的人一下子比平日里多了许多,也多了许多欢声笑语,但是同儿时比较,也显得很平淡乏味,再也找不回年少时的感觉!村里的70后80后90后基本都奔向了城市,这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也有些许无奈,因为村里实在太穷了走向城市的农村人有的发展的很好,在城里有房有车,有的发展的很一般,租住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也就是所谓的棚户区
只要人们离开了农村就不想回去了,虽然对城市感到陌生,找不到存在感,对城市依然迷茫,但是却不敢再回农村,因为回去了更可怕,不知道该如何生活。
生活在城里的农村人,享受不到城里人上学、就医的便捷,因为我们的户口依然在农村,我国特色的社会制度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群,我们为城市的崛起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努力,城市却接纳不了我们。
虽然现在进行了十个全覆盖,却无法覆盖农村的荒凉,致那些在城里拼搏,却无处安放灵*的人们,因为我们的根在农村,却无法回去——再也回不去的农村!!
所以人们必须得离开农村,离开父母,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城里打拼,说是梦想,其实大多人并没有什么梦想,只是为了多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虽然现在进行了十个全覆盖,却无法覆盖农村的荒凉,致那些在城里拼搏,却无处安放灵*的人们,因为我们的根在农村,却无法回去——再也回不去的农村!!
来源:呼和浩特热线旗下平台每天
在内蒙古涉煤腐败“倒查20年”专项行动中落马的“小官巨贪”——鄂尔多斯市煤炭局原局长郭成信,于6月18日在通辽中院受审。检方指控,其受贿余万元,并有1.1亿余元不能说明来源。郭成信当庭表示认罪认罚。这名已经66岁的干部曾想蒙混过关,结果专项整治两个多月后就被扫落马下。刘桂花、郭成信等人出镜忏悔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中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里,煤炭成为了腐败滋生的温床,“大老虎”云光中、白向群、邢云、云公民相继落马。去年2月底,内蒙古明确提出,全面清查整治年以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全面整治年以来全区所有公职人员涉煤违规违法问题。截至今年2月,全区严肃查处了乌兰察布市委书记杜学*、自治区交通厅厅长白智、自治区原国土厅厅长白盾等56名厅局级干部,以及鄂尔多斯市煤炭局原局长郭成信等名县处级干部。鄂尔多斯拥有全自治区1/3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占全国近六分之一,在此次专项整治中成为焦点。被当作典型的郭成信出生于年2月,准格尔旗人,掌握当地煤炭项目审批大权长达8年之久。调查显示,此人身处煤炭监管岗位,却以自己和他人名义在多家煤炭公司入股。“倒查20年”行动开展后,已经退休的郭成信惶恐不安,但又心存侥幸——“当时我就想,人家点出来的事,我就是重点。要害部门,我是;重点对象,我也是。组织能放过我了?放不过。咋办?焦虑不安。也有朋友规劝我了,自首倒是最好。我也想过自首,但是转念又一想,万一要能蒙混过关呢?”郭成信受审事实证明,没有“万一”。3个月后,即年5月,退休5年的郭成信接受通辽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在6月18日的庭审中,公诉机关指控:郭成信收受款物合计.万元,家庭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合计.万元不能说明来源,应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面对镜头,郭成信说,“倒查20年”确实是应该的,那几年太疯狂了,也应该好好管一下。煤炭领域太乱了,也把一批干部弄坏了,把社会风气也弄坏了。“如今那里给我放着一堆钱,这边放着自由和普普通通的光景和日子,我就选择自由,不会选择金钱。但是晚了啊,晚了。”来源:长安街知事乌兰察布生活
初一初二数学成绩提升定期分享精品资源,梳理中考重点难点掌握答题技巧,高效学习减轻升学压力
??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