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通辽网」
通辽县究竟建制于哪一年?一枚印发于年的纸币,无意间改变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
记者近日在通辽古玩城的一间工作室内,见到了这枚颇为特殊的纸币。纸币的主人李赓文介绍,早在年,一位经常在日本做生意的外地藏友联系到李赓文,说他手里有一枚民国六年发行的通辽纸币。以收藏钱币闻名全国的李赓文当然不肯错过这件藏品,但对方开价10万元人民币。几年后,李赓文再次联系到这位藏友,以5.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这枚小小的钱币。
这是一张面值为一角的商号票币,长95厘米,宽53厘米,双面印刷,版式非常精美。正面标明钱币出自“通辽县德顺成”,说明这是老通辽早年的私家商号发行的。在民国那段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全国各省地方银行依然拥有货币的发行权,都在发行自己的地方钱币,有的商号也印制纸币以方便交易。这枚纸币上清晰标明“中华民国六年,兑换通用纸币”字样,并且盖有“德顺成记”和“经理之章”两方印章。在一角面值两侧,还标有两列红字,“灯下不付,不挂失票”。纸币背后印着一段端庄的毛笔小楷字:“兹因本镇铜元缺乏,交易找零诸多不便,暂由本号发行一角、二角、五角小票,以资补助通融地面。嗣后稍见活动即行收回,以昭信守。”
李赓文介绍,这枚纸币的最大价值就在日期与地名上。中华民国六年即公历年,而且这张纸币是流通过的,上面写着“通辽县德顺成”,说明在年这里已经开始被称为通辽县了。而在历史记载上,年白音太来丈放拉街,年设通辽镇,隶属辽源(今郑家屯)县,通辽建立县治通常被认为是年。而这张钱币的出现,将通辽县建制的年份比通常认为的提前了一年。
“在流通的钱币上出现通辽县这三个字,证明这枚钱币有史料价值。”李赓文说,他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一咬牙买了下来,也是为通辽县历史留下一个实物的证明。李赓文表示,目前在通辽地区尚未发现比这枚钱币日期更早标有“通辽县”字样的实物,这枚钱币目前尚属孤品。“如果没有建县的正式官方批文,此钞可正史。”(文图/记者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