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借势蒙字标打好绿色牌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3/8/27 22:29:00
                            

我市打造“品牌通辽品牌产品”系列综述(一)

美丽的科尔沁,天蓝、草绿、云白、水清;美丽的科尔沁,这里牛羊肥壮,这里土地肥沃;美丽的科尔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内蒙古的“粮仓”“肉库”。

多年来,科尔沁牛、通辽*玉米、开鲁红干椒、库伦荞麦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辽*玉米”“科尔沁牛”国家地理标志享誉海内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

通辽的水是清洁的,土是干净的,这就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市委为此确立了以塑造通辽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借势“蒙字标”,打好“绿色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好的品牌产品的发展思路。

大美科尔沁,奋进新时代。

兴一个品牌带一批产业

一亩地青贮饲料喂养一头牛,一头牛经过深加工,可制作牛肉肠、牛肉串,牛骨做骨粉,牛血做饲料或血清,牛油做火锅底料,牛心瓣膜做高端药品……说到通辽标志性的产业品牌——科尔沁牛业从来都绕不开。

在肉牛产业方面,我市依托肉牛发展基础,打造集饲草种储、种源建设、母牛扩繁、疫病防治、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市场交易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目标是建成全国草原肉牛之都。

科尔沁牛业是我市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在通辽市肉牛产业立体发展宏图之下,科尔沁牛业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多维商业路径。为了谋求突破及创新,科尔沁牛业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农业合作社,提供饲料、防疫等支持,请合作社成员将自家牛放到养殖场统一育肥,逐渐走出一条规模化养殖、多方共赢的道路。到如今,科尔沁牛业已经与上百家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并在全国自建了7大肉牛养殖基地,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活牛供给优势。

科尔沁牛业大力进*速冻调理深加工产品市场,开发出了牛排、牛丸、卤牛肉、牛肉干、牛肉串、牛肉肠、牛肉速食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引导行业发展潮流。科尔沁牛业着手可追溯体系的打造,通过近3年的努力,企业在养殖、生产、销售整个链条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追溯系统,帮助消费者通过电子网络对产品追本溯源,实现放心购买。科尔沁牛业快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

兴一个品牌可以带一批产业、强一方经济。科尔沁牛业的迅猛发展是通辽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市依托农牧结合优势,全力推进肉牛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把肉牛产业作为富民产业重点培育,现已形成肉牛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线上线下交易、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肉牛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全市拥有7个大型肉牛交易市场,年交易活牛达万头以上;

拥有全国最好的种质资源,在全国排名前头种公牛中通辽占40头。

一度被命名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科尔沁牛”被认定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位于全区畜产品首位,是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借势“蒙字标”,打好“绿色牌”

我市通过规模化带动标准化,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鼓励各类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立得住、价值高、信誉好的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

作为我市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全力造链、补链、强链,通过实施赖氨酸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苏氨酸技改项目、建设符合药品/食品级要求的氨基酸GMP平台、药用氨基酸扩产、建设供热站节能技改项目这五个重点项目精心打造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该公司根据氨基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预判,对公司原有的赖氨酸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产饲料级色氨酸,年产量达00吨,预计每年可实现效益5.2亿元……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以塑造通辽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借势“蒙字标”、打好“绿色牌”的一个缩影。

在玉米生物产业方面,我市突出玉米全株产业链建设,推动玉米生物产业向绿色、精深、高端延伸,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目标是培育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的产粮大市,一直以来,玉米都是我市的当家作物,号称“铁杆庄稼”,每年的播种面积都在0万亩以上,年产量始终保持在亿斤以上。年,“通辽*玉米”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审核,“*玉米”成为通辽第一张农产品“名片”。如何将这资源优势“吃干榨净”,让大玉米变成“金豆子”,一直以来都是我市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最初,我市玉米深加工企业仅限于酒业,也只是初加工,并没有成熟的产业规划。大玉米真正从田间走进车间,扮起主角,唱起大戏,要从年开始。当年9月15日,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万吨味精项目在科尔沁区木里图工业园区正式奠基,成为我市玉米加工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开启了通辽玉米生物产业新纪元,让通辽人逐步感受到了玉米在工业化深加工过程中巨大的增值效应。

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凭借跳出农业抓农业,依托农业办企业的思维,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借助丰富的玉米资源,引进大项目,不断加快玉米生物产业链条的培育、发展和延伸,玉米加工转化能力迅速提升。玉米加工产业正在由单一化开发利用转向综合化开发利用,由短产业链向长产业链转变。

传承保护、创新发展,

打造百亿级蒙中医药产业集群

年5月,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高品质蒙药材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研讨会在我市召开。该项目由内蒙古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牵头,将在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设四个示范基地,完成以沙棘、*芪、甘草等20余种大宗蒙药材中药材的种植适宜性区划图和数据平台;开展高品质沙棘、*芪等5种蒙药材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和标准化研究;建立种植区域环境选择、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治、专用机械优化等生态种植技术体系与考核体系,实现药材生产全过程质量可追溯;建立面积亩高品质蒙药材中药材沙棘、*芪、甘草等5种生态种植示范基地。

4月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由奈曼旗*府、奈曼旗国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蒙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入选年度国家级蒙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试点项目。5月20日,在奈曼旗*府国安农场召开了国家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动员大会。这标志着通辽市国家级蒙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正式启动。蒙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是我市蒙中药材生态化、标准化种植的迫切需求,填补了我市乃至自治区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的不足,对我市高品质蒙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有:

全国最大的蒙药生产企业—内蒙古蒙药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最早的蒙药生产企业—库伦蒙药责任有限公司

最大蒙药贴生产企业—内蒙古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

全市三家蒙药企业占有全国蒙药市场率50%以上

全市中药生产企业中康臣药业仅“尿*清颗粒”一个品种的产值近13亿

内蒙古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已从蒙中药材种植、加工、医康养全产业链、全方位规划公司发展方向

近五年,我市蒙中医药科研机构承担完成的各级科研项目近项,获国家专利12个,鉴定科技成果17项;连续五年召开蒙医药产业博览会暨民族医药高峰论坛,蒙医药国际、国内影响力逐步扩大,通辽市被命名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实至名归。

来源

通辽日报

记者

杨朝东

编辑

刘宇琪席阿如汗迟婷

审核

斯琴塔娜

邮箱

tlrbwlzx

.
1
查看完整版本: 借势蒙字标打好绿色牌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