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苗诗雨陆肖肖北京报道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碳汇、绿电、负碳等概念应运而生,来到年9月份,零碳产业园成为了新热潮。9月14日据中国环境报道,湖北十堰张湾区新能源零碳产业园已经推进建设,远景科技集团参与其中项目建设。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9月以来,已有东华能源、中国天楹、远景科技集团等多家企业涉足零碳产业园概念,规划建投氢能、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锂电等产业园区。
截至9月15日,江苏、杭州、通辽等地也陆续传出落地或规划建投零碳产业园的消息。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企业和各地涌入零碳产业园相关概念的资金已超过千亿元。能源行业资深从业人员苏杭(化名)向《华夏时报》表示,“零碳产业园的发展是目前‘双碳’目标下的大势所趋,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也是节能减碳的新路径。”
超千亿资本涌入
为什么称零碳产业园是新热潮,细数相关概念的近期动态便不难发现原因。
按照中国环境报道,湖北十堰地区此次建设的新能源零碳产业园,预计将吸纳超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入驻,年产值超0亿元。在该零碳产业园中,远景科技集团也规划建设远景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亿元,一期建设20GWh智能电池项目。
实际上,远景科技集团在零碳产业园建设上十分活跃。9月6日,耐克分布式风力发电项目奠基仪式启动,远景科技集团作为耐克“零碳技术伙伴”,未来也将与耐克携手推动低风速风电及零碳数字化技术。
不只是远景科技集团,八一钢铁在9月13日披露的投资者互动关系表中披露,其零碳工厂建设项目前期论证和可研报告已完成,并已报集团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将报送*府审批流程。
9月9日,中国天楹发布公告显示,公司与通辽市人民*府、中国投资协会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投资亿元人民币,在“十四五”期间共同打造通辽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其中风力发电6GW、光伏发电4GW,重力储能2GWH,绿氢5万吨/年,绿氨30万吨/年。
9月6日,东华能源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推进高温气冷堆项目,未来五年内预计投资超千亿元,共同打造零碳产业园,协议有效期为10年。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包括天合光能、港华智慧能源、金风科技、西子洁能、嘉化能源、美的集团等企业,均已在零碳产业园领域有所涉足。截至目前,涌入相关概念的资金已超千亿元。
谈及企业布局零碳产业园的原因,苏杭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当前,“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对能源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企业加快自身碳减排、碳中和速度。加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践行ESG社会责任,更低碳节能的生产环境也有利于企业发展。
零碳产业园新热潮
事实上,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包括江苏、浙江、内蒙古、河北等多地*府主体也规划或已建投零碳产业园。
苏杭向记者说道,未来,零碳产业园的参与主体可能会更多,这是当下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途径之一,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更何况,从投资回报的长远角度来看,虽然零碳产业园前期的尝试需要一定成本,但从节能减碳的角度,对企业发展是具有正向推动的。”该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按照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近日发布的《零碳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当前我国的零碳园区数字化已经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例如,基于园区建造场景中,减碳价值已经可以体现在针对工地现场能耗监测管理上,用数据反向约束施工流程标准化,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且智慧园区碳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已在逐步落地,帮助碳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但也要